现在给大家科普大发注册送28🏆大平台_十年信誉🏆网址 365ty.com🏆□ 法治时评
□ 林楠特
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《2023“春节”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,在1月21日(除夕)至28日(正月初七)共计8天监测期内,共收集相关“消费维权”类信息2495万余条。其中,消费者“吐槽”主要集中于文化娱乐、餐饮消费、景区旅游三个方面。
今年春节假期是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长假,多个行业都迎来了消费热潮。不过,在消费回暖的同时,也出现了价格虚高、服务打折等现象。特别是在文娱、餐饮、景区旅游等领域较为突出,诸如此前曝出的“4个菜1500元”“景区游客遇降雪滞留5小时”“影院以设备故障为由临时换片”等事件,受到消费者“吐槽”,也引发了舆论关注。
我国民法典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、产品质量法等法律,对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等行为作出了明确规范。文娱、餐饮、景区旅游领域之所以消费痛点多,与春节假期相关消费需求骤增有一定关系,供不应求从而影响消费体验。但更关键的问题还在于,部分商家服务意识不强、诚信意识淡漠、经营不够规范。此次中消协发布《报告》并“点名”一些热点事件,既是积极回应消费者关切,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;也是对相关领域查漏补缺、提升服务品质的正向提醒。
值得关注的是,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质量强国建设纲要》明确提出,增加优质服务供给。加强生活服务质量监管。大力发展大众餐饮服务,提高质量安全水平;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,改善旅游消费体验。这充分传递出国家对于质量建设的高度重视。不管是企业,还是经营者,只有把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关注重点,不断提升品质服务,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。
公平、合法和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法则,也是企业和经营者长久发展的根本之道。质量建设作为企业持久生命力的关键,事关消费者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期待各地推动有关政策规范有效落地,有关部门不断强化监管,聚焦消费痛点,解决“急难愁盼”;企业和经营者要守规则、重承诺,持续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,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、吃得安心、用得舒心。
编辑:刘一鸣